在柳工老年活動中心,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墻上掛著的柳工退休職工攝影作品展。其中有一位職工的作品,在光和影的運用上十分和諧流暢,讓人沉醉其中。該退休職工就是胡文水。除了在攝影方面頗有造詣之外,他的中國畫亦是筆精墨妙,令人稱贊。一個在藝術上有如此造詣的人,卻是一名技術工人出身。而今84歲的胡文水,依然頭腦靈活、行動自如,筆者不得不感嘆,這真是一位能武亦能文的“老頑童”。
胡文水與他的攝影作品
能武亦能文
1953年,年僅19歲的胡文水開始步入社會工作。在上海華東鋼鐵廠做火工(加工鋼結構)。那會兒的胡文水,正值青年,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深受領導和同事的喜愛。沒多久,他就被調到了華鋼廠洛陽工程處做工會主席,從那時起,就開啟了他一生為群眾做服務的工作篇章。三年后,他被調往柳工,這一次,他選擇扎根在柳工,四十幾年,再未離開。
來到柳工后,胡文水繼續從事工會工作,任公司的宣傳員。多虧了這位宣傳員,讓當時艱苦的工作土壤中開出了美麗的精神之花,讓大家的精神國度不貧瘠、不寂寞。
當時在廠區里有一個小喇叭,每天上下班時間都會準時響起,播報國家的最新時政及廠里的新聞事件,很受大家的喜愛。那個時候,廣播幾乎變成了大家的工作沖鋒號,聽到它就說明要準備開工了,廣播的內容也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有了這個小喇叭,廠區里多了很多歡聲笑語,而小喇叭里傳來的聲音正是來自于胡文水。
除了小喇叭之外,柳工還有一個宣傳渠道——黑板報,用來摘抄國家大報的重要內容、選登廠里的好人好事、先進典型、車間生產狀況等等。在工余時間,工友們都會聚集在黑板報前,了解國家大事和廠里的新鮮事,學習優秀員工的精神品質,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放松方式。
有了小喇叭和黑板報,胡文水總覺得還缺點兒什么,應該還有更好的方式供大家娛樂。終于,他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他首先聯系了柳州市電影院,打算讓他們把當天放映完的電影膠帶借給柳工使用。當時,去往市里的路并不好走,且距離很遠,當天把膠帶送過來還是比較麻煩。而胡文水還是再三爭取,向電影院表示,柳工會每天派人過去接放映員過來,并且幫放電影的同志申請了糧票,晚上可以在職工食堂吃宵夜。院方被胡文水的誠心所打動,于是答應了他。從此,柳工人就有露天電影看了!
雖然建廠初期,廠里的環境很簡陋,但因為有了這小小的一方屏幕,大家的業余生活一下子豐富了起來,食堂旁邊的那塊小空地,成了大家下班后和同事家人歡聚的園地,那時候大人小孩都自己拿小板凳過來,好不熱鬧?!惰F道游擊隊》《地道戰》等在當時深受百姓喜歡的電影,在柳工都能看到了。
從敲鋼板到廣播播音、板報書寫,再到電影放映,他完成了從一名鋼鐵漢子到職工文藝服務者的完美轉變。他用話筒、粉筆、投影,為那個物資匱乏、歲月多艱,甚至充滿苦難的年代,增添了幾分熱鬧和歡愉。
服務意識未曾變
文革期間,胡文水被下放到三金工車間做工會主席和副指導員(相當于支部副書記),在辦公室坐不住的他經常下到車間跟工人們一起干活,了解一線員工的真實工作狀態和他們的心聲,因此大家都很喜歡這個親民的新書記。
少了距離感,也就多了知心話。當時,喜歡攝影的胡文水,拍了很多一線工人的工作照和生產中的精彩瞬間,并在車間專門設了一個照片欄,用來展示這些作品。工人們在勞作間隙,都會來看看自己或同事的“靚照”,無不被這些瞬間感動。胡文水很自豪地說,“像這樣的照片欄在其他車間都沒有”。另外,他還在車間門口專門安排了凳子、涼亭,供員工們開會、休息使用。這些溫暖的關懷和特殊的激勵,在員工中起到了良好的成效,機修車間多次被評為先進車間,所在支部也曾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1989年,胡文水被派到在海南島的柳瓊公司做銷售經理。從支部書記轉到銷售行業的胡文水依然很適應,他表示“調到哪里就干到哪里,絕不討價還價”。按理說,他負責銷售,就只做好銷售的事就好了,但他深深地覺得,他身上肩負著建設柳工的任務,因此,只要柳瓊公司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他都會去做。當時需要修排水溝,他也是沖在前面,在泥里、土里忙得不亦樂乎。
臨近退休前,胡文水被調回離退辦,繼續任支部書記,當年那些陪伴他度過艱苦歲月的志愿者們,也都到了接近退休的年紀,但是歲月老去,溫情仍在,似乎那段純真情感從未曾褪去。胡文水積極組織離退休的職工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而曾經的那些志愿者們依舊是陪伴在他身邊最溫暖的力量。
活到老 學到老
如今的胡文水已是耄耋之年,可他笑起來卻像個孩子,充滿純真和美好。他年輕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持續學習。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卻十分喜歡學習。當年在上海華鋼廠工作的時候,廠里辦了個夜校,他總會去上課,風雨不誤。后來被調往洛陽分廠一段時間,正巧那里有個早校,他也每天早上都去學習文化課。北方的冬天,異常寒冷,但從未阻擋他對知識的渴望。再后來,到了柳州,又去柳州市總工會辦的夜校,讀完了高中的文化課程。直到柳工辦了自己的大學,課程內容涉獵機械制造、模具設計等,胡文水也幾乎一項不落,一一學習。
付出總有回報,因為他長期堅持學習,他的努力上進也被周圍的領導和同事看在眼里。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車間里只有他一個人被評為了高級工程師。
就在筆者采訪胡文水的前一周,他報名參加了一個攝影協會的活動,主辦方因為他年紀大,擔心外出拍攝會有危險,拒絕了他的報名??伤幌脲e過這次機會,向主辦方再三地解釋他雖然年紀大,但身體好得很,“不久前,我還去爬山,回來的時候腿都不酸,比年輕人的身體素質都要好!”主辦方才勉強同意了他的申請。
胡文水說,他就是喜歡學習,接下來還想去報名學習國畫呢。聽到這里,筆者感到十分汗顏?,F在的年輕人又有幾個還對學習保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追求一生的韌勁?這是他、也是他那一代的柳工人所具有的純真的、寶貴的品質?!盎畹嚼?,學到老,愛學習的人永不老”這是他身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胡文水從未在意過自己的年齡,也從未感嘆時光老去、歲月如梭,他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盡可能地去獲取無限的知識,除了自身得到了精神的滋養外,他也許沒有想到,他這種終身學習的熱情和積極陽光的心態正在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