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2 年的冬天,還不到20 歲的李運杰,便已準備好踏上他的尋工之路。生長在河北農村的他,文化水平不高,家里的生活也較困苦,因此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快點參加工作,養活自己,好給家里減輕負擔。
李運杰在家中看報
當時正值上海華東鋼鐵建筑廠在河北招電焊工,李運杰便應征報名,而后被分配到了大連機械十七廠做電焊工,支援東北建設?!爱敃r沒有太多想法,完全服從國家分配,祖國分配到哪兒,我就在哪兒干,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不會就學什么?!彼貞浀?。從零開始,李運杰學起了電焊。5 個月后,他被調往長春華鋼廠制氧站做制氧工,面對一個全新的工作,又是得從零學起。2 年后,他又被分配到武漢金屬結構廠洛陽氧氣站工作一年多,隨后便來到了廣西柳州,加入了柳州工程機械廠(柳工前身),繼續做制氧工。
從東北一路向南,幾經周折,終于在祖國的大西南站穩了腳跟,這一站,就是60 年,再未離開過。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他的愛人張敬綿,她是中國第一代女電焊工,與李運杰同是河北人,二人參加工作時相識,并一路相伴至今。初來廣西,身為北方人,李運杰和愛人有太多的不適應,又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那時候,飯吃不飽、衣穿不暖,以馬棚為家,日子可以說是苦不堪言。但在李運杰看來,支援國家建設,在哪里都一樣。越是艱苦的地區,越需要人來建設。
“我是祖國的好兒女,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祖國繁榮強大就是我最開心的事?!碧崞鹪诹すぷ髌陂g令他最為開心的事,李運杰這樣說道。
一起吃苦的幸福
建廠初期,當時流行一句話,叫“低指標、瓜菜代,半年糧食半年菜”,“低指標”是指國家糧食供應的指標降低;“瓜菜代”自然就是糧食不夠吃,只能吃瓜咽菜,大家的生活都很清貧?!拔ㄓ幸粋€人,讓大家一想到,心里就暖暖的?!崩钸\杰飽含深情地說,讓他久久不能忘懷的這個人,便是柳工第一代領導人李郁。
“李郁是個艱苦樸素,能吃苦耐勞、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好領導?!碧崞鹄钣?,他和他的愛人都連連稱贊?!翱鄳鹑?,建廠安家”,這是李郁在當時艱苦環境下提出的口號,時至今日,還讓李運杰印象深刻。在李郁的精神引領下,大家再苦再難都沒有退縮,每一天都是干勁十足。
而李郁,每當在有苦活累活的時候,總是沖在最前面。廠區里鋪有火車道,許多物資都是通過這個火車道運送過來的。通常情況下,由廠里的工人去搬卸貨物,但李郁每次都跟大家一起搬卸,把自己當成普通的工人,從不“冷眼旁觀”;廠里的員工沒有菜吃,他就請在廣東的戰友幫忙運菜過來,保證大家的基本生活。
在李運杰的印象中,李郁還是個勤儉持家的人。當時給廠里購買家具,李郁都是到二手市場去買,還跟員工開玩笑地說:“那個紅木沙發有什么好啊,硬邦邦的,坐著難受,我這沙發可是專門從上海訂做的?!惫潈€之余還不忘給大家安慰。
可以說,有李郁在,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就渾身充滿干勁,可以一起開荒拓地、建功立業。
“少了大的驚喜也要找點小快樂,就算有些事煩惱無助,至少我們有一起吃苦的幸福?!边€記得有一句歌詞這樣唱道。是呀,苦不是結果,它只會讓我們更加明白團結的力量,更加珍惜一起吃苦的幸福。
堅持是我最大的驕傲
“回望過去那段日子,苦是苦,但是那么苦,我也沒有離開,堅持下來了,我覺得挺驕傲?!眻猿志褪抢钸\杰內心最大的驕傲。他說,老一輩柳工人的堅持會化為全體柳工人的堅持,這份堅持所傳遞出的力量就是它的意義。
從制氧工到車間主任,李運杰憑借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向了管理崗位。但要問他最難忘的工作經歷是什么,他還是毫不猶豫地說出了“制氧工”三個字,他仍然忘不了這份在最艱苦的年代從事的最樸素的工作。也許,這就是李運杰的初心。他始終都把自己當做一名樸實的勞動者。
提起讓他最有成就感的事,他說,都是平平淡淡過來的,再多的精彩和跌宕起伏不過就是盡職工作,沒什么可炫耀的。好一句盡職工作,這才是一名員工最好的信譽。
于李運杰而言,他度過的是平凡的一生,但于祖國而言,他們夫婦倆都是支援邊疆建設大軍中光榮的一員,也是一代代柳工人心目中的創業英雄。正是有了他們的堅持,才有了柳工扎實的根基。讓我們共同向柳工的創業前輩們致敬,用今天的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曾經付出的艱苦努力,為他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